如果你关注股市或虚拟货币,应该常在新闻、社群、甚至梗图里看到一句话:
「又被割韭菜了。」
这句话几乎成为 2020 年后投资世界的共同语言。
无论是 meme 币暴涨暴跌、KOL 拉盘出货、或新手追高后被套牢,大家都能用「割韭菜」这三个字一语道破。
简单说,「割韭菜」指的是:
大户或内行投资者利用信息落差与情绪操作,让散户(新手投资人)在高点买入、低点卖出,成为市场的「养分」。
而「韭菜」这个比喻,来自于农作物的特性—割了一茬,过一阵子又会长出新的。
正如市场中总有一批新散户怀抱暴富梦进场,却在贪婪与恐惧中重演相同的命运。
「割韭菜」不只发生在股市,更扩散到币圈、NFT、AI 自动交易、甚至短影音理财圈。
这不只是投资现象,更是一种群体心理与行为学现象—牵涉到「信息焦虑」、「从众效应」、「FOMO 心态」与「自我合理化」。
「割韭菜」原本是来自中国投资圈的网络用语。
最早出现在股市论坛,用来形容 大户通过消息操作、反复收割散户资金 的现象。
这个词源于韭菜的生长特性:
「割完还会再长,一茬接一茬。」
因此,散户就像韭菜一样,即使被市场一次又一次「收割」,仍会因为新的机会、热潮或贪婪心理而再次进场。

STOCKFEEL 《割韭菜是什么意思》(2018-06-30)
随着加密货币市场兴起,「割韭菜」的用法更普及,不只是形容股票投机,也代表 币圈散户被主力「拉盘出货」的过程。
常见的几种割韭菜场景包括:
| 场景 | 行为 | 结果 |
|---|---|---|
| KOL 拉盘出货 | 先喊多引流,再高点抛售 | 新手追高被套牢 |
| AI 投资诈 骗 | 打着「AI 帮你自动赚钱」口号 | 资金被卷走或平台倒闭 |
| 新币暴涨暴跌 | 项目方短期制造热度 | 散户买在高点、跌无底线 |
| 短影音投资教学 | 宣传「XX 币暴赚百倍」 | 造成 FOMO 心态,盲目入场 |
每一批被割的投资人,下一次又可能成为「收割别人的人」。
这正是「割韭菜」的残酷现实:市场不会永远仁慈,而人性却永远贪婪。
要理解「割韭菜」的真相,其实不只要看市场机制,更要看人性在投资里如何运作。
多数散户被割,不是因为信息太少,而是被自己的情绪与偏误推着走。
| 投资心理偏误 | 行为表现 | 结果 |
|---|---|---|
| FOMO 效应 | 追高入场 | 成为接盘侠 |
| 后悔偏误 | 为弥补亏损而乱投资 | 重复被割 |
| 控制幻觉 | 高估自身分析力 | 忽略市场风险 |
| 从众效应 | 跟风操作 | 情绪化决策 |
「别人都赚翻了,我也要快点进场!」
这是最典型的韭菜心态。
当看到币价暴涨、股票创新高时,
人脑的多巴胺会被激发,产生「我现在不买就会错过」的焦虑。
这种焦虑会掩盖理智,使人忽略风险与时机,进场时往往已经是主力「出货」的高点。
「我早该买的…不然现在就翻倍了!」
这种「假设性后悔」让人更容易在下一次重复犯错。
当投资人经历一次错过或亏损后,大脑会用行动(再进场)去修复内在的不安。
结果是被情绪驱动,而非策略驱动。
「这次我有研究过,不会再被割了。」
许多散户相信自己能「看懂趋势」,或以为跟着高手操作就能逆转命运。
但在极端波动的市场里,信息差距与流动性远超过个人能掌控的范围。
这种信心,常常是下一次被收割的开始。
「群组里大家都说会涨,那应该没问题吧。」
投资社群、KOL、短影音的集体声音,会强化人类的社会认同需求。
我们天生倾向「相信多数人不会错」,却忘了市场里的「多数人」本身就是韭菜。
「被割」往往不是技术的错,而是贪婪与恐惧在大脑里交替主导决策。
这也是为什么,割韭菜其实是市场与人性共同演出的行为循环。
一般来说,市场上可以分成「机构投资人」以及「散户」。
一般机构、基金、大户、内控…等,借由发布利多的信息来哄擡拉高股价,吸引外界散户们入场。
等股市(韭菜)涨到差不多以后,便大量抛售股票,导致股市大跌。
对大户来说,便是获利出场。
对散户来说,则是套牢惨赔。
等到股价下跌得差不多,大户便会再次于低价入场,开始培养下一波操弄散户的戏码。
如此周而复始,收割韭菜。
看到股价上涨,对股市期望提高,因此一直加码入场。
等到大户获利出场,股价下跌,赫然醒悟自己被套牢惨赔,却舍不得离场,导致最后赔得更血淋淋。
当股价位于低位时,产生恐惧心理,不愿入场。等到股价再次上扬,则重蹈覆辙地继续买在高位,成为下一波韭菜生长的养分。
如此周而复始,被当韭菜收割。
综观股市的「韭菜们」,主要会有以下三大特征:
这三大特征源自于《股市「韭菜」的三大特征!符合一条你就输了》这篇文章,
文中对韭菜行为有更多描述,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,确认自己是否犯了其中的错误!
「韭菜」最大的特征,就是随波逐流。
看见市场一直在涨,便冲动跟风;当市场在跌时,没有精准的眼光判断能够低买进场的时机。
因此,要避免当韭菜最重要的一点:「停止无脑跟风所谓专家们、网友们的建议」。
市面坊间有许多自称「大师/老师」的存在,他们会不时接受媒体采访,抒发对目前市场行情的看法。
又或者,他们会开授课程,将学员们纳入自己的小群组,一方面收取高昂学费;一方面在群内发布所谓的「明牌消息」,吸引学员们掏钱出来入场。
对这些人来说,你们就是新鲜的韭菜,等着收割后拿来包水饺吃。
他们深谙操弄「信息不对称」之道,刻意隐藏实际的情况,只单方面地发布能够操弄韭菜行为的信息,而世上往往就是有那么一群人总是会被 操弄。
因此要避免成为别人操弄的对象,就要培养自己「批判思考」的能力。
你可以参考专家们所说的建议,报名他们的课程。但要记住的是,要对自己一切所获得的信息,及他们告诉你的建议,永远保有一份「怀疑」的态度:
当一个人说一句话时,背后都有其「基于什么样的理由」的存在;或者大多数的网友其实也不懂自己在买些什么。
借由查看这些「理由」,并跟你为了求证而去搜集的「信息」做交叉比对,最后便能形成你自己独到的「见解」。
唯有培养自己的「见解」,才能避免成为别人收割韭菜的一部分。
到此这篇关于币圈割韭菜是什么意思?如何避免被收割?韭菜行为心理学解析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,更多相关割韭菜含义解析内容请关注本站。

